
现在,糖尿病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出现在少数人身上了。身边不少五六十岁、甚至七八十岁的老人,每次体检都被查出血糖偏高51策略,有的还发展成了糖尿病。

很多老年人心里嘀咕:“我又不爱吃甜的,怎么还得了糖尿病?”其实,糖尿病不只是吃糖的问题,和日常吃的米饭、馒头、面条等精细主食关系也很大。吃得太精细,血糖就容易飙升。
不少老年人一听医生说“控制饮食”,就觉得没办法吃好饭了。其实,吃得健康也可以吃得香,只要学会选择好食物。
比如说——燕麦,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粗粮,竟然对糖尿病有不少帮助。医生发现,糖尿病患者若能每天吃点燕麦,时间一长,身体或许真的会出现5个明显的改善。

血糖更稳了,不容易大起大落
糖尿病最怕什么?就怕血糖忽高忽低,像坐“过山车”一样。有些人吃了一顿饭,血糖一下子飙上去,过几个小时又掉下来,整个人也跟着晕乎乎的。
燕麦里有一种叫“β-葡聚糖”的特殊成分,是一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。这种纤维在肠道里就像一张网,能把糖分“拦住”,让它慢慢吸收,不至于一下子冲进血液。
燕麦不像白米饭那样一吃就甜,而是慢慢放糖出来,这样吃完饭后血糖升得更慢、更平稳。对糖尿病人来说,这就像给血糖系了条“安全带”,更不容易出问题。

饱腹感更强,不容易饿
很多糖尿病人都有这样的烦恼:刚吃完饭没多久,肚子又饿了,想吃点东西又怕血糖飙上去。这个时候,燕麦就派上了用场。
燕麦属于粗粮,吃下去之后在肚子里停留时间比较长,不容易消化得太快。就像咀嚼一块粗粮饼干,肯定比喝一碗白米粥更耐饿。
燕麦吃完之后,能让人更有“饱”的感觉,减少加餐、乱吃零食的机会,间接也帮助控制了血糖。

血脂变好了51策略,心血管风险也跟着降
糖尿病人常常不只是血糖高,血脂、胆固醇也容易跟着升高,血管堵塞的风险大大增加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,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脑梗、心梗这些严重问题。
好在,燕麦不仅对血糖有帮助,还对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。燕麦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“拉住”肠道里的胆固醇,减少它被吸收进身体里。
长期吃燕麦,有助于减少“坏胆固醇”(低密度脂蛋白),提高“好胆固醇”(高密度脂蛋白)。这对保护心脑血管,预防中风、心肌梗死等疾病非常有益。

排便更顺畅,肠道更健康
不少老年人都有便秘的问题,尤其是糖尿病人,肠道蠕动变慢,便秘更常见。吃多了精米白面,纤维少,肠道就像“没油的机器”,转不起来。
燕麦是天然的高纤维食物,可以像扫帚一样清洁肠道,帮助排便顺畅。
每天早上吃一碗燕麦粥,或是下午来点无糖燕麦饼干,不仅能补充能量,还能帮助肠道更好地工作,减少便秘带来的腹胀、口臭等问题。

体重慢慢降,胰岛功能减轻负担
糖尿病人中很多人都有体重超标的问题。胖不仅让人行动不便,更会让胰岛细胞“超负荷运转”,使得血糖更难控制。燕麦的热量不高,饱腹感又强,长期吃下来,对控制体重非常有帮助。
尤其是把早上的油条、蛋糕换成燕麦粥,加点南瓜、红薯、胡萝卜丝一起煮,吃得香又不发胖。控制住体重,胰岛也就没那么累了,血糖自然更好管。
燕麦怎么吃才更健康?医生这样建议

燕麦虽好,吃法也有讲究。市面上的即食燕麦片,虽然方便,但很多都经过加工,营养不如原始的“裸燕麦”或“钢切燕麦”。
建议大家选择“纯燕麦片”或“原味燕麦粒”,不要买那些加了糖、加了奶精的产品。早上可以煮一碗燕麦粥,加点紫薯、山药、胡萝卜、香菇丁一起煮,口感更丰富。
或者拌入点黄豆、玉米、红枣,既营养也有饱腹感。牙口不好的老年人,也可以把燕麦泡软后再吃,方便又安全。

每次吃燕麦的量控制在30到50克左右,一天一次就够了,不必吃太多。搭配一些鸡蛋、豆腐、青菜等,营养更均衡。
哪些人吃燕麦要注意?
虽然燕麦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有益,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。有些人肠胃比较弱,吃了燕麦会胀气,可以先从小量开始,慢慢增加;有些人肾功能不好,要控制蛋白质摄入,也要听医生建议。

另外,燕麦虽然有助于降血糖,但不能代替药物。糖尿病人还是要定期监测血糖,按医生指导用药,燕麦只是辅助调理的一部分。
燕麦虽不起眼,但却是糖尿病人餐桌上的“宝贝”。它不像药那样苦口,却能默默地帮着身体改善状况。每天吃点燕麦,可能不用多久,身体真的会悄悄发生变化。
血糖更稳了、饱腹感更强了、血脂改善了、便秘少了、体重也轻了,这些看似小小的改变,加在一起,就是慢慢变健康的过程。糖尿病并不可怕,怕的是我们不去管它、不去调整生活。
身体是自己的,不能等出问题才后悔。与其担心,不如从一碗燕麦开始,给身体一点温柔的照顾。一口一口吃下去的不是粗粮,而是希望和健康的未来。
参考文献
[1]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[J]. 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1,13(4):315-409. DOI:10.3760/cma.j.cn115791-20210221-00095.
[2] 曹清明,王蔚婕,张琳,等.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践行——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解读[J]. 食品与机械,2022,38(6):22-29. DOI:10.13652/j.spjx.1003.5788.2022.60050.
[3] 张家瑜. 2型糖尿病药食同源营养干预研究[D]. 北京协和医学院,中国医学科学院,清华大学医学部51策略,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,2016. DOI:10.7666/d.Y3075313.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