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筛查
为了持续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控意识,推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,7月31日上午,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(以下简称“中山三院”)举行“世界肝炎日”义诊暨线上线下健康宣教活动。
早筛早诊早治是阻断肝炎的关键
“脂肪肝也要定期复查,饮食要少油少酒”“我国乙肝功能性治愈病例已突破万例,你这种情况可以来我们乙肝治愈门诊评估一下”“阿姨,您的乙肝抗体水平不足,建议补种疫苗”……在义诊现场,医护人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用心细致地答疑解惑,为群众提供免费乙肝表面抗原、抗体快速筛查,肝硬度超声检查等检查项目。
“随着年龄的增长,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,因此早筛早诊早治是阻断肝炎的关键。”中山三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教授强调,以下三类人群需要做好筛查:
一是2002年之前出生的人群,一生中至少要进行一次肝病筛查。一旦检测阳性,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诊断和治疗,减少肝硬化、肝癌的发生;二是育龄期妇女。我国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,如果妊娠的时候没有检测和重视,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下一代。如果孕妈患有乙肝,通过及早介入和治疗,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百的母婴阻断;三是抵抗力较差或是有肿瘤等疾病的人群,比如艾滋病患者、糖尿病患者等,都是有必要进行乙肝病毒的筛查。
林炳亮强调,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突破创新,“乙肝治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”,乙肝已从“不可治愈”转为“功能性治愈”大牛网,但公众认知仍需提升。“主动接种疫苗、定期检测、消除歧视,才能让‘没有肝炎的未来’早日实现。”
“珠峰工程”已实现慢乙肝临床治愈1万余例
在2025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第七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上,林炳亮报告了慢乙肝临床治愈的中国实践之路——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(珠峰)工程项目的重大成果。
据介绍,七年来,该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400家医院,截至2025年5月底,累计筛选慢乙肝患者43349例,有效入组33466例,治愈病例数达10240例,这一数字不仅远超预设的8848例“珠峰目标”,更创造了全球乙肝治疗领域的标志性成就。该项目将慢乙肝临床治愈率从既往的3%-7%,显著提高至30%以上,创造全球高水平成果,发出中国声音,推动全球乙肝治疗策略创新升级。
“家保项目”:共筑健康防线
据悉,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消除肝炎危害行动,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了乙肝感染者家属保护项目(以下简称“家保项目”)这个全国性项目,并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牵头。
林炳亮介绍,“家保项目”的意义在于“发现新病人,提高诊断率;新病人治疗,提高治疗率;发现易感者,进行疫苗补种,提高保护率;早期诊断肝硬化及肝癌患者,尽早治疗,降低病死率。”当前,中山三院感染科设立了“乙肝筛查防治门诊”,通过对公众、乙肝感染者家属进行宣教、筛查、预防、规范诊疗和管理等,全民普及乙肝防治认知,控制乙型肝炎传播,为国家乙肝防控决策提供有益探索。
“乙肝全程管理”:为肝脏上份“终身保险”
“大多数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的随访。由于用药时间较长,许多患者无法长期坚持,这样可能导致病毒重新活动,加重肝炎发作。”林炳亮介绍,中山三院感染科近期将启动“慢性乙型肝炎全周期管理”项目,将所有乙肝患者纳入慢病管理系统,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。
该项目可以实现从“早发现,勤盯着”“科学治,坚持好”“全程管理,省心高效”等方面入手,把“等病了再治”变成“主动防病”,把“临时看病”升级成“终身健康管理”,让慢乙肝患者的肝脏享受“终身保险”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|李晓霞
【通讯员】周晋安 甄晓洲
【本文责编】刘树强 莫群
【频道编辑】周丽娜 李卓华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郭芳 蒋玉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